2025年4月30日, 创业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综合实训教研室教师齐聚户外露营基地, 以“自然赋能・虚实融合” 为核心理念, 围绕《企业管理仿真实训》课程改革开展沉浸式研讨, 将野米饭制作、 钱塘江观潮等露营场景转化为“天然沙盘” , 在烟火与协作中探索跨专业育人新路径。

活动伊始, 教师们以野米饭制作为载体, 模拟企业跨部门协作场景。 随机组建包含“食材采购” “成本核算” “火候控制” “质量监督” 等岗位的跨专业小组, 在有限食材与炊具条件下, 完成资源调度、 分工协作与突发问题处理。 教师们现场提炼出“岗位配比合理性” “沟通响应速度” 等可量化指标, 探索将灶台协作经验转化为课程中团队领导力与组织架构设计的实训任务。 午后, 教师们围坐钱塘江畔, 结合潮起潮落的自然规律展开“动态风险模拟” 专题研讨。 将“潮水涨落周期” 类比市场波动, “江岸地形限制” 映射资源约束, “突发天气应对”对应企业危机管理。
此次教研突破传统课堂边界, 让自然场景成为课程创新的“催化剂” , 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管理类课程改革开辟“自然赋能” 新赛道。 提炼出三大改革方向:一是借鉴野米饭制作的随机分组模式, 以趣味分组方式打破同专业学生聚集现象。二是引入“滨江企业风险应对” “潮经济供应链管理” 等特色教学案例, 实现课程内容的实时更新。 三是参考露营任务中“分工科学性+风险预判准确性+团队贡献度” 的评估维度, 构建多维赋分模型, 动态调节核心岗位难度系数, 推动评价体系从“任务统计” 转向“能力成长追踪” 。